選育“高原黑珍珠” 成就致富羊產業
發布時間:
2023-10-10
云上黑山羊是云南省自主培育的第二個國家審定的羊新品種,也是我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第三個肉用山羊新品種。2023年6月,該品種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主導品種。日前,“云上黑山羊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示范”系列成果獲得2022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生長發育快、繁殖性能好、羔羊成活率高……歷經22年5個世代的系統選育,由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研究員洪瓊花帶領團隊,聯合云南省種羊繁育推廣中心和相關養殖企業共同推廣的云上黑山羊,成為畜牧產業夢寐以求的肉羊新品種。
云上黑山羊是云南省自主培育的第二個國家審定的羊新品種,也是我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第三個肉用山羊新品種。2023年6月,該品種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主導品種。日前,“云上黑山羊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示范”系列成果獲得2022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歷經22年選育新品種
云上黑山羊項目參與單位昆明易興恒畜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種羊繁育基地,坐落于昆明市西山區團結街道和平社區和平村。基地內只見云上黑山羊羊角呈倒八字形,臀、股部肌肉豐滿,蹄質堅實。“與云南本地山羊相比,這種羊不僅長得快,還生得多,繁殖率是本地羊的兩倍。”國家肉羊產業技術體系昆明綜合試驗站站長、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研究員邵慶勇說。
眼前這群黑山羊來頭可不小。22年來,科研人員以努比山羊黑色個體為父本、云嶺黑山羊為母本,采用級進雜交、開放式聯合育種方法,歷經雜交創新、橫交固定與世代選育兩個階段,5個世代系統選育而成。2019年4月28日,該品種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通過。
云上黑山羊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示范項目,是傳統育種技術、現代繁育技術、分子育種技術聯合運用的成果。
在20余年的時間里,圍繞云南黑山羊種質創新和高效養殖關鍵技術研發應用,團隊共實施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18項,獲財政科研經費2839萬元。
其間,洪瓊花帶領團隊充分利用種羊個體及其父母、同胞、后代的所有信息,對羊只生長發育規律、主要生產性狀間的相關關系和影響因素進行研究,開展遺傳評定,不僅提高了計算效率,還提高了選擇選育的準確性。此外,團隊還應用了超數排卵和胚胎移植技術快速擴繁優秀種羊,迅速提升育種群的整齊度和質量,提高了育種效率。
邵慶勇介紹,與本地山羊相比,云上黑山羊純種經產母羊每年可多獲得1.6只斷奶羔羊,每只羔羊的周歲體重是本地山羊的1.8倍,群體發病率比本地云嶺山羊降低了2.16%。
打造云上黑山羊產業
“抓好肉用山羊發展,是云南羊產業的核心。”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院長金顯棟研究員介紹。2022年末,云南羊存欄1372萬只,其中93%為山羊,山羊存欄中95%以上為肉用,云南肉用山羊存欄在全國居第二位。
為促進我國肉用山羊產業轉型升級和集約化發展,項目還創新建立了肉羊標準化養殖技術體系,研發出不同生理及生長階段云上黑山羊規?;B殖精料補充料,建立了山羊主要疫病快速檢測方法,制定了養殖規范和技術體系,解決了養殖粗放、低效的問題,為我國肉用山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云南方案。
“云上黑山羊深受山區農戶歡迎,市場潛力巨大,是山區半山區的‘致富羊’。”金顯棟說,近10年來,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在云南省120個縣區,以及21個省區市累計推廣云上黑山羊種羊15萬余只,綜合經濟效益達300多億元,帶動1.5萬戶群眾增收致富。
“每次來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看到他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我們就倍感開心。”邵慶勇說,這也是做有生命力的科研最有價值的回報。
云上黑山羊選育成功,離不開洪瓊花的付出。2022年9月,洪瓊花因病逝世。她曾是團隊的資深專家、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羊學分會副理事長、云南省第三屆“云嶺工匠”。全國養羊業界同仁都親切地稱呼她“高原羊媽媽”。從第一天踏入畜牧科研行業起,洪瓊花就扎根產業,依產業需求開展研究,帶領團隊開展胚胎移植快速擴繁技術研究應用。“她留給團隊的科研精神,將永遠傳承下去。”邵慶勇說。
助力鄉村振興,實干是關鍵。近年來,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積極開展養殖技術和疫病診治服務,為云南46000多個養殖場、養殖戶提供18萬余次的技術服務,累計培訓技術人員和農民6萬余人次,覆蓋全省78%的養殖戶。
目前,我國肉用山羊養殖產業正處于從小群體散養為主向標準化集約化轉變的關鍵時期。“我們將以云上黑山羊為核心,持續開展云上黑山羊、云南半細毛羊、黃山羊、奶山羊的選育和良種良養配套技術研發、羊肉產業鏈延伸、羊奶產品開發等工作,為我國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核心種源支撐。”金顯棟說。(海 璐 趙漢斌)
相關新聞